居家照護小幫手-認識壓瘡

居家照護小幫手-認識壓瘡

何謂壓瘡?

壓瘡一稱為褥瘡,是皮膚受到壓迫或磨擦,導致皮膚受傷,有些症狀嚴重的甚至能深到皮下組織、肌肉與骨頭的情形,在骨頭突出處更易發生。 一般來說,壓瘡可以分成 4 個等級: 

第1級:皮膚發紅,變黑或軟組織發炎,經過30分鐘仍然一樣,外觀無缺損。 

第2級:部分皮膚開始有變厚情形,破皮情形可能至表皮和真皮。皮膚潰瘍處只出現在表皮。可能會看到病人出現破皮、小水泡,或是一個小凹痛的傷口。 

第3級:已經深及皮下組織,可能出現壞死但尚未傷及肌膜。皮膚出現明顯的潰瘍。 

第4級:損傷嚴重或壞死性傷口,傷到肌膜、肌肉,甚至深及骨頭。嚴重的壓瘡會發生皮膚潰爛、膿瘡、敗血症、甚至需開刀清 除或縫合。 

壓瘡的預防方法 

1. 保持皮膚清潔乾燥 

2. 每1~2小時翻身一次,並按摩易受壓或發紅部位 

3. 床墊應平坦勿過硬,床單、衣物應保持平整,乾爽 

4. 使用減壓設備如氣墊床、脂肪墊、水球、羊毛氈等,墊在易受壓部位。例如:尾骨,腎部兩側,肩膀及骨頭較突出處。 

5. 鼓勵或協助病患作運動,促進血液循環。 

6. 若有使用約束帶約束病患時,寬鬆度應能插入一指,並隨時觀察肢體末端的皮膚顏色,每二小時應鬆開5-10分鐘。 

壓瘡傷口的清潔換藥方法 

1. 先洗淨自己的雙手並擦乾 

2. 取下傷口上的髒紗布,若紗布粘在傷口上可倒少量生理食鹽水,弄濕紗布使其易於取下。

3. 用0.9 %的生理食鹽水潤濕棉枝,擦拭傷口上的分泌物。清潔至傷口成粉紅色 

4. 再以棉枝沾稀釋過優碘(1:1000)從傷口中心處以環狀由內往外消毒至傷口周圍,注意勿來來回回的擦拭。 

5. 待優碘乾燥後,再以生理食鹽水棉枝擦拭,蓋上親水性敷料或人工皮,四周以紙膠黏貼固定。 

6. 視傷口狀況每天應觀察傷口1-2次,若傷口分泌物多、或大便沾汙紗布時,應增加換藥次數。 

注意事項 

1. 應隨時注意傷口或周圍皮膚有無分泌物、紅腫化膿情形。 

2. 換藥棉籤擦拭過一次後即予丟棄,不可反覆使用,以免造成傷口感染。 

3. 勿隨便塗用不明藥物,以免傷口惡化。 

4. 為了使傷口好得更快,請特別注意病人的營養、傷口的消毒處理及個人衛生。 

5. 切勿使用烤燈烘乾傷口,易造成反效果而使傷口惡化。

6. 若傷口表面發黑,擔心傷口往內潰爛,建議請醫師診視。 

參考資料:國民健康署

Share the Post: